Bone slice (骨吸收實驗)骨切片操作流程
發(fā)布者:北京博蕾德生物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4-25 分享到:
骨吸收實驗
簡介:
該方法提供一種易于檢測的定量方案,用于體外測定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。破骨細胞接種于骨切片上,吸收坑的形成可以通過甲苯胺藍染色進行定量。
實驗材料和試劑:
- 破骨細胞
- 骨切片
- 異丙醇
- 甲苯胺藍(Sigma cat#198161)
- 超純水
- 96孔細胞培養(yǎng)板(Greiner , Cat#650185)
實驗設備:
- 骨形態(tài)測量系統(tǒng)(http://www.osteometrics.com/product_info.htm)
- 超聲波清洗器
操作流程:
- 破骨細胞接種于(250000 細胞/孔)含和不含顱骨成骨細胞的96孔細胞培養(yǎng)板上(提前孔內放置骨切片)。
- 細胞在合適的培養(yǎng)基中37℃培養(yǎng)至少14天。
- 此后,用PBS洗滌細胞兩次,在250ul 70%異丙醇中,用超聲波高功率處理至少15分鐘,使細胞從骨切片脫落。
- 250ul 70%異丙醇處理使細胞更容易從骨切片脫落。
- 加入100ul 甲苯胺藍溶液(1%溶解于水),室溫染色2分鐘。
- 用250ul 超純水沖洗骨切片至少5次,以洗掉切片上的殘留物。
- 吸收坑被染成深藍色(圖1),吸收坑面積可以通過骨測量系統(tǒng)進行量化或者吸收坑可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計數(shù)。
參考文獻:(以上流程來源于參考文獻,僅供參考)
Scholtysek, C., Katzenbeisser, J., Fu, H., Uderhardt, S., Ipseiz, N., Stoll, C., Zaiss, M. M.,
Stock, M., Donhauser, L., Bohm, C., Kleyer, A., Hess, A., Engelke, K., David, J. P.,
Djouad, F., Tuckermann, J. P., Desvergne, B., Schett, G. and Kronke, G. (2013).
PPARbeta/delta governs Wnt signaling and bone turnover. Nat Med 19(5): 608-613.
產(chǎn)品訂購:
品牌 |
英文名稱 |
中文名稱 |
貨號 |
規(guī)格 |
Bone slice |
Bone Slice |
骨切片 |
250 |
50片(200um) |
Bone slice |
Bone Slice |
骨切片 |
200 |
50片(400um) |
IDS |
Bone slice |
骨切片 |
DT-1BON1000-96 |
50片(200um) |